找到相关内容41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欲为三界众生一切痛苦的根本

      首先了解欲的体性、作用、分类以及欲为根本苦的原因,以便观察思惟。   一、欲的体性   《成唯识论》说:“云何为欲?于所乐境希望为性。”对欢喜的境希望,是欲的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苦|欲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7/01535826772.html
  • 六度的生起次第、胜劣次第、粗细次第

        一、生起次第   六度生起的次第:若能布施,对资财不顾恋、不贪著,便能受戒;若具足戒律,防护三门恶行,便能安忍怨敌的损害;若有安忍,心不厌舍一切难行,修道退转的因缘微少,便能引发精进;若能昼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六度|次第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7/13134027064.html
  • 布施的四种障碍及其对治法

      布施的障碍,按照《瑜伽师地论·摄抉择分》所说,略有四种:一、未串习;二、匮乏;三、耽著;四、未见大果。   第一障碍——未串习,即:菩萨虽然现有种种可布施的财物,但见乞者来时,内心却不乐于布施。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布施|财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7/13283027065.html
  • 未发菩提心修大乘法密法均非菩萨行

      如果经由精勤修习而生起了真实无伪的菩提心,那么即使只布施乌鸦一口饭食,由菩提心摄持,也能算是菩萨行。相反,若无菩提心,纵然将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宝用来布施,也不算菩萨行。   如同以上布施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菩提心|大乘|密法|菩萨行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7/14174427066.html
  • 未生无伪菩提心前,可依仪轨受菩萨戒

         未生非造作菩提心之前,也可依仪轨受愿行菩萨戒。   虽然总的没能生起前面所说的感受(不需造作便生起的感受),但如果善能了知大乘的学处,坚信大乘,也可以先发心正受菩萨律仪,其次再修习菩提心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菩萨戒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7/14195527067.html
  • 遮止贪嗔的两种修习方法

      修习哪些法门能断除对有情贪嗔不平等的心态呢?具体是修两种事。   对有情方面,应当思惟:因为一切有情都同等希求安乐、不愿受苦,所以将有情分成两类,对一类执为亲近而作饶益,对另一类计为疏远而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烦恼|贪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7/15140727068.html
  • 谤法之因由

         论云:极大恶行自行消灭者。如《白莲华》及《谛者品》宣说,一切佛语或实或权,皆是开示成佛方便。   “极大恶行”:即毁谤正法,因此罪业超过五无间罪,极为严重,故名“极大恶行”。   “自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谤法|三宝|口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8/08573428579.html
  • 华严经:依止善知识的九种善心

      【一】略说   论云:今初。《华严经》说以九种心亲近承事诸善知识,能摄一切亲近意乐所有扼要。  《华严经》所说以九种心亲近承事善知识,能够摄尽一切亲近意乐之关要。九种心即如大地心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善知识|依止|善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9/08461629403.html
  • 呼唤观世音

    此文音频下载地址: http://www.xianmifw.com/upload/music/千处祈求千处应/千处祈求千处应mp3/015呼唤观世音.mp3 http://www.xian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编述

    |观世音|观音普门|地震|苦难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9/09542229766.html
  • 如教修行:依止善知识的关键要义

      何为如教修行之必要?   《本生论》云:“报恩供养者,谓依教奉行。”上师于我等,有传深广妙法之大恩德,为报恩故,需作供养。而三种供养中,以如教修行最为主要。是故,为了报恩作供养,而需如教修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善知识|上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1/16465731608.html